![]() 日 本 水 生 态 协 会 |
![]() |
|
![]() ![]() |
●为了保全21世纪的环境和恢复富饶的水滨● 保护地球的水吧!! |
![]() |
![]() |
![]() |
![]() |
![]() |
![]() |
![]() |
![]() |
![]() |
|
全球变暖对策活动方针 全球变暖对策大致可分为抑制暖化的“缓和”(mitigation)和向暖化“适应”(adaptation)这两个。对于人为的温室效应气体排出可采用缓和策略,而对已发生的现象采用适应策略。
在发达国家,现在也正为暖化对策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全球暖化问题正表面化和长期化,而且由于近年的世界性经济低迷,使得经济成长被优先,所以暖化对策正在形式化。政府的能源政策、产业界的节能和能源效率化的未来展望也在进行着,但不管哪个都是优先经济活动,所以不能成为本质性的对策。为回避核电的风险,可持续能源受到注目,从家庭到大规模设施虽然都在使用太阳能发电,但这些都是因为有高额电费回购制度,抑制温室效应气体的意识低下。在市民生活中也是,虽然环境意识和对可持续能源的关心变高,节能产品等的利用正在扩大,但不能放手产业界所提供的便利丰富的生活,所以还达不到温室效应气体的消减。
温室效应气体缓和策略
要抑制温室效应气体的发生,降低大气中的浓度,需要知道温室效应气体的性质。在温室效应气体中占大部分的二氧化碳,由于会因化石燃料的燃烧而产生,所以需要减少其发生源的能源(发电、热、动力)、产业、运输、家庭等各部门中消费量的对策,再加上节能、碳固定等广泛领域的技术面及政策面的对策,使社会整体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出,构筑低碳社会,这才是基本。这些的努力现在正通过国际性框架在进行着政策、企业、家庭的自主性努力,并期待着更进一步强化。
在海洋等大面积水域里,由水面溶入二氧化碳,然后被海藻类等吸收,将碳固定化并排出氧,此为全球变暖适应对策。但是,如果水中的亚硝酸NO2-N和硝酸NO3-N等蓄积形成富营养化现象的话,就会产生有二氧化碳约300倍温室效应的一氧化二氮N2O的危险。而且,在一般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的排水处理设施中,废水中的氨氮NH4-N会变为亚硝酸NO2-N和硝酸NO3-N而蓄积从而产生一氧化二氮。抑制从富营养化水域和排水处理设施中排出一氧化二氮,此为可在水边进行的全球变暖缓和对策。 抑制一氧化二氮(N2O)的产生 一氧化二氮具有二氧化碳约300倍的暖化效果,所以抑制其产生是很重要的。但一氧化二氮是在氨氮NH4→亚硝酸NO2·硝酸NO3→氮N2的氮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所以还没有确立有效的对策技术。氮的循环根据好氧·厌氧条件和硝酸菌·脱氮菌存在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难以掌握一氧化二氮是否产生和其程度,其对策方法也各不一样。一氧化二氮人为性的发生源有使用氮肥料的农地和污水中含有氨氮的排水处理设备等。
一氧化二氮N2O产生的原理在河流和湖泊中也是同样的。流入河流和湖泊中的氨氮通过水中的氧而被硝化,以亚硝酸NO2·硝酸NO3的形式蓄积。另外,由于农业废水和生活排水中也存在硝酸NO3,所以硝酸NO3会被蓄积在水域中产生一氧化二氮。而且如果水底部呈厌氧状态的话还会产生甲烷CH4。
★利用碳素纤维抑制一氧化二氮的产生
碳素纤维水质净化材通过利用附着在碳素纤维大表面积上的微生物的活动来分解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盐类。将碳素纤维放入水中后会散张开形成碳素纤维团,在表面呈好氧条件而附着硝化细菌,在内部呈厌氧状态则附着脱氮菌。因此,氨氮通过表面的硝化细菌被硝化成硝酸,再通过内部的脱氮菌从硝酸分解为氮和水,而氮则扩散到大气中。碳素纤维生物膜内因存在有好氧条件的硝化菌和厌氧条件的脱氮菌,所以可迅速进行氮分解反应,抑制温室效应气体一氧化二氮的产生。
二氧化碳的吸收二氧化碳在地球上物质循环,是对氧的供给和植物生长所必要不可缺的气体。因此二氧化碳的缓和策略不仅是要抑制发生,而且还要提高和氧的循环机能,所以利用树木和植物的吸收来消减是很重要的。地球以前被森林所覆盖,东南亚、中南美、中非等大规模的热带雨林吸收二氧化碳并供给氧气。但是由于产业革命以后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都市开发、农地开拓和森林采伐,使森林荒废,二氧化碳吸收和氧气供给的机能降低。近年,虽然为了使其再生而努力植树,但由于大规模开发带来森林面积减少,在新兴国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遮挡阳光,要回复到从前地球所具有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是不可能的了。 ・在海洋的二氧化碳吸收 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会溶入到海水中。但是二氧化碳会使海水酸性化,强烈妨碍形成生物外壳和骨骼的碳酸钙的生成,给海洋生物带来恶劣影响。因此,需要让较浅水域的植物浮游生物和海藻及海草类吸收才行。能照到阳光的浅水域中存在的那些光合作用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固定碳并排出氧气。
大海占地球表面积的70%,所以这宽广的海水水面所溶入的二氧化碳量也是巨大的,大海所具有的碳循环机能受到期待。但是植物浮游生物和海藻及海草生育在阳光能照到的大海的极浅的部分,所以利用光合作用的基础生产只有海洋的极少部分才能进行。这水深浅于50m的海(浅滩·海岸·海滨)的面积仅仅只有海洋总面积的0.6%。而海洋基础生产的大部分却是在这仅有的浅海进行,如果这个浅海的环境恶化的话,海洋的基础生产量将大大减少。
★海洋森林再生项目
近年,随着都市化和农地开拓的进行,在河流源流区域建设水坝,在下流流域进行护岸等河流整治,使得大地的矿物质难以流出到海洋中。再加上矿物质供给源的森林由于无计划的森林采伐和林业的衰退、整治不周而荒废了。森林孕育的矿物质铁供给不到大海中,使海藻类无法繁殖,光合作用机能低下。
碳素纤维几乎都是由碳制作的,生物亲和性高且表面积大,所以具有海藻类孢子易着床且不易脱离的特性。因此,如果在海中设置由碳素纤维制造的米拉碳纤海草的话,海水中的孢子体会迫不及待的着床,作为种苗成长。如果海水的孢子体较少或没有的情况,可在米拉碳纤海草上安装海草种丝使其发芽。将米拉碳纤海草作为种苗可使海藻在海中发芽成长,创造海中森林。
出处)本网页的图表根据日本环境省、GIO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温室效应气体调查办公室及JCCCA日本全国防止全球变暖活动推进中心的公开数据作成。 |
Copy right©JWG All rights reserved. |